11月12日学术报告:面向未来的有机柔性电子器件发展及展望
时间: 2015-11-03 作者:
报告人:江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
973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入选者
报告题目:面向未来的有机柔性电子器件发展及展望
报告时间:2015年11月12日 周四 15:00
报告地点:千佛山校区 教学二楼 2215教室
内容简介:
有机柔性电子器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与柔性衬底兼容以及可在室温处理和具备大面积批量生产潜力等优点,有望广泛应用于下一代特色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中。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OTFT)是有机电子器件的基本单元和核心。目前迁移率最高的薄膜晶体管是应用一类具有共轭结构的有机小分(如并五苯等)实现的。然而,如何实现形貌可控、电学性能均匀的大面积列阵(及电路)制备技术方案仍是人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课题组近年针对有机薄膜晶体管中薄膜生长的界面控制,系统研究了并五苯分子薄膜形态、晶体结晶界面控制与其器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发展了两维晶粒边界模型,揭示出影响器件迁移率的最关键因素;同时系统研究了分子单晶体的生长动力学过程,提出了有效改善有机晶体/介电层界面质量以获得极高迁移率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我们原理创新地实现了一种全新的与卷对卷(Roll-to -Roll)制备技术相兼容的薄膜真空沉积技术,在大面积衬底上获得电学性能优良、重复性好的并五苯基晶体管列阵,这为发展高性能的大面积有机电路和集成打下良好基础。
报告人简介:
江潮,男,1965年1月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入选者。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微纳电子技术》杂志编委。研究领域为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集成。
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和1998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半导体研究所理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曾于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先后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和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日本文部省特别研究基金资助。
近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上发表SCI收录文章六十余篇(大多为影响因子大于3),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目前承担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主持了基金委科学仪器基础专项及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以及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等多个科研项目。
|
|
|
|